几种数据库的数据存储结构
聚簇索引
MySQL的InnoDB引擎是使用聚簇索引的典型代表。
InnoDB是一个以行为单位的数据引擎。
- 每一行数据依次存储在磁盘上。每一行的主键则联合起来组成一个B+树索引。
- InnoDB表的主键是唯一获取行数据的key值。也就是说每当要查询某一行数据的时候,InnoDB必须通过主键的B+树来查询该行。所以所有数据表的非主键索引(二级索引)都会在叶子结点上存储主键。
- InnoDB的新增操作,会尽量按照主键的顺序将数据写在合适的位置,但也有可能不严格执行。如果是后一种情况,会产生数据库索引碎片,影响读取效率。
- 如果要修改某一行数据,则需要通过索引定位到具体行来完成修改。也有可能新修改的数据太大存不到原来的位置,同样会产生索引碎片。
小结一下
如果已经知道主键,那么在InnoDB中读取数据行是非常快的,只需要完成一颗B+树的查询即可。
如果不知道主键,而是通过二级索引来查询,则需要查询两颗B+树。
如果新增数据行的主键总是为主键索引树中的最大值,那么数据行总插入在表文件的最末尾,速度较快;如果新增不满足最大值的要求,那么插入新数据,可能导致InnoDB去磁盘读取一次B+树块,降低写入效率。
堆表结构
PostgreSQL的数据库引擎不可更换,而且只支持堆表结构,不支持聚簇索引。
在PostgreSQL中,数据表都至少有两部分:一个是主键的B+树索引,另一个是行数据所在的堆表。主键索引树的叶子结点包含有行数据的指针。
与MySQL的InnoDB不同,PostgreSQL的没有二级索引的说法,非主键索引的叶子结点依然是行数据的指针。
PostgreSQL在新增、修改和删除数据行时,效率很高。因为新的数据都一整行插入到堆表文件的末尾,然后修改各个索引树叶子节点的行指针。之前的行数据被标记为不可用,而没有实时删除。这个“效率高”仅仅指的是与客户端交互的通信时间很短。实际上,随着数据表行数据的反复修改删除,表内无用的数据越来越多。这个现象就是“表膨胀”。为了提高读取效率和磁盘空间利用率,需要对数据表空间进行一次压缩整理。这个操作就是vacuum
。PostgreSQL在执行vacuum
操作时,会降低运行效率,实际上是一种“写放大”现象。
如果是全行扫描,PostgreSQL总会按照行的物理分布,顺序读取。而MySQL则会依照主键索引的顺序来读取行,如果行没有严格按顺序写入的话,就会发生磁盘的随机IO,届时性能会出现严重下降。
小结一下
无论是否知道主键,只要查询key建立有索引树,那么读某一行的效率是一样的:两次磁盘IO,一次通过索引查询行指针,一次根据指针读取行数据。
对于写操作,PostgreSQL避免了检索行数据之前的位置,只完成磁盘顺序写入和行指针的修改,所以速(tou)度(ji)很(qu)快(qiao)。需要注意的是写放大的问题。可以关注一下PostgreSQL在vacuum方面的进展。
HBase的LSM索引
LSM索引的产品多了去了,HBase、Cassandra、Google LevelDB以及MongoDB默认的WiredTiger引擎等都是LSM索引的拥趸。不过他们的实现原理大同小异。所以这里以HBase为代表介绍。
每当有新的数据写入HBase的时候,这份数据都会先暂存在内存中。HBase中以列族为单位,划分出不同的内存空间,用MemStore对象来实现。MemStore的核心为一个ConcurrentSkipList。每一份数据插入ConcurrentSkipList后,都会按rowkey的大小来排序。
当MemStore的数据达到一定的阈值的时候,这个数据就会刷新到磁盘成为一个HFile。当磁盘中小体积的HFile足够多的时候,这些文件就又会合并成为一个大的HFile,最终刷入HDFS。
当HBase需要读取某一个rowkey对应的数据时,HBase在检查完BlockCache后,会检查本地的StoreFile和远程的HFile。查询成千上万份小文件当然是很低效的,因此需要有一个合并的过程。
所有持久化到磁盘的HFile文件都是不可改的,所以和PostgreSQL类似,HBase的每一次修改删除都是在数据库中产生新的数据,或者是一个墓碑标记。当HBase执行Major Compaction合并文件的时候,旧的文件记录才会删除。
当然了,每一个HFile都读一下是很低效的,所以HBase引入Bloom过滤器,来判定某个文件中是否不存在要查询的rowkey。
SSTable and Log Structured Storage: LevelDB一文中还介绍了LevelDB用到的rowkey:offset
式的索引,不过在HBase文档中没看到相关介绍。
小结一下
尽管B+树索引和LSM索引都认同磁盘的顺序读写对数据库运行效率的影响,但是他们两者的侧重点不同。
- B+树聚簇索引为了实现高效读取,不惜限制数据使用有序主键写入数据,但是如果要求主键有序往往会造成主键成为一个多线程同步的热点,降低了写入性能;
- LSM索引在读取数据的时候是顺序读盘,但是效率偏低,因为有些本来没有数据的文件因为Bloom过滤器没能拦截,导致无效全文读取,不过HBase写入数据时不需要更新二级索引等等,所以写入效率很高。
B+树堆表结构和LSM索引在写入方面都通过追加新数据、墓碑标记等操作实现数据的修改和删除,所以都有写放大的问题。有人尝试过将HBase的所有Compaction操作都推迟到HDFS层执行,发现“写放大”有显著降低。此外,写放大问题也是Uber抛弃PG重返MySQL的原因之一。
为了减少写放大,HBase可以通过识别业务特征选择不同的Compaction策略。
还有一种策略来自另一款LSM索引产品LevelDB:通过分层的控制文件规模,来减少文件合并次数。
参考资料
- Which queries are faster with Postgres than with MySQL InnoDB
- 高性能MySQL
- 一条数据的HBase之旅,简明HBase入门教程-Write全流程
- 一条数据的HBase之旅,简明HBase入门教程-Read全流程
- 一条数据的HBase之旅,简明HBase入门教程-Flush与Compaction
- HBase不睡觉书
- SSTable and Log Structured Storage: LevelDB
- Wired Tiger - Log-Structured Merge Trees